期刊信息
 

刊名: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
主管: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ISSN:2096-0646
CN:10-1346/R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877
期刊分类:临床医学
期刊热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腔内治疗,血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血管,外科杂志,下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主动脉夹层,并发症,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微信平台的血管外科专业科普教学模式研究(2)

来源: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09 19:4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与“健康类”的泛主题科普相比,专科医学的科普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医院、媒体及机构(政府机构与医学协会)成为科普教学的主力军。文章的传播力方

与“健康类”的泛主题科普相比,专科医学的科普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医院、媒体及机构(政府机构与医学协会)成为科普教学的主力军。文章的传播力方面,媒体、营销号阅读量较高,可能与其运营能力强、受众群较为庞大相关。由于专科科普比起健康类泛主题的科普需要更多的专业背景支持,医院、专业个人、医院科室、药械企业具备天然的优势,因此文章数及阅读量在当中也占了较大的比例。然而,我们所关注的个人及医院科室,在文章数量和阅读量上依然后劲不足。根据清博大数据库中搜索“血管外科”,上榜的有70多家医院的血管外科科室开通了公众微信号,并具有一定的活跃度。

图1

本节收集的数据具有一定限制。首先,“清博数据库”根据传播指数及人工提交收录公众微信号,不是全网完全收录,不能完整地反应所有公众号的运营情况;第二,本文分析的数据为近期一个月的数据,不能完整地反应所有阶段公众号文章的发布及阅读情况;第三,可能存在诱导转发、水军等情况,平均阅读量不能精确反应文章的影响力。

二、血管外科科室微信科普教学策略

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在做科普的同时,吸引更多患者、提升科室品牌?

科室运营公众号,定期向大众推送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专科知识,除了健康科普之外,还可以向公众定期推送门诊信息、特色服务、专科介绍、医生介绍、意见反馈等[5],进一步获取关注度,深度绑定用户。同时,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开放接口,科室可以探索医疗服务的新领域,进行患者管理、随访管理、线上问诊等。

微信公众号需要有专人或团队运营,负责微信公共好日常内容编辑、活动策划等。目前,大多数科室不具备持续的运营能力,科室缺乏运营团队的人才储备,激励机制不足,文章更新不频繁,多数公众号呈现搁置状态。根据上一节的数据分析,医院的微信公众平台具备更强的传播力和活跃度,且设有有专门的科室管理。专科科室可以在医院的微信公众平台中设立栏目,定期向其供稿,从提升文章质量入手,借助医院的影响力及平台,垂直服务本地人群,让大众了解科室技术、业务的开展、方便患者及时有效就诊,打造科室的区位影响力。

三、血管外科医生微信科普教学策略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郭树彬在一次发言中说:“中青年专家是医学界的生力军,对科研动向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互联网科技有足够的运用能力,这些特点正是保证医学包括医学科普维持其科学性、严谨性、时效性所必不可少的”[7]。随着微信逐渐成为主流的科普阵地,一批由医生个人运营的科普公众号也脱颖而出,如“急诊夜鹰”、“协和谭先杰”“烧伤超人阿宝”、“淼哥故事会”、“大医精诚”、“猫大夫医学科普”等。这些公众号具备医生职业自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迅速在朋友圈传开。目前,这些公众号背后都有了较为成熟的运营团队及模式。

对于大部分医生而言,需平衡医疗、科研和教学,个人精力有限,且现有体制欠缺医生科普教学激励,凭个人很难具备持续运营的精力和能力,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意义不大。对于想要在大众科普中建立口碑的医生来说,向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及微信公众号投稿,由媒体及公众号编辑团队加工、润色是比较好的方式。在类似“丁香园”、“小大夫漫画”这样已经成熟、并有较大关注量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投稿,由平台专业团队进行润色编辑,借助此类平台的传播力,从而提升个人影响力及品牌。

2017年11月,微信发布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公众号的月活跃账号达350万个,月活跃粉丝数达7.97亿人[1]。微信公众平台具备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同时兼具数字平台投放精准、使用方便的功能,逐渐成为行业、机构、及个人主要的信息发布平台。根据腾讯公司的调查,健康养生类文章是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量排名前三的信息类文章[2]。然而,很多公众号打着健康养生信息传播者的旗号,进行营销。同时伪专家、伪健康养生信息泛滥[2]。大众急需医疗机构、专科科室及医疗专业人士等,进行专业、可靠科学教育普及。对于机构、科室、及专业人士,大众科普能够促进机构宣传、吸引患者、沉淀科室机构及个人品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3]。因此,运用“互联网+医疗”的思维,利用微信进行科普教学宣传,一方面迎合了社会及时代需求,一方面能够抓住时代机遇,获得大众口碑,提升并沉淀品牌。一、公众号运营与医学科普教学、科室及个人品牌提升的作用(一)微信平台在医学科普教学、科室及个人品牌提升当中的优势由于微信成为大众青睐的信息获取平台,科普传播从固定的单项传播、被动接受,走向了双向互动、主动关注、选择接受的模式[4]。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也主动成为了科普知识的分享者与传播者。微信平台的几点优势也受到了运营者的青睐。第一,微信公众号平台能够进行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编辑,使得大众科普教学从枯燥的专业术语宣教,变为生动活泼、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内容发布者可以与读者进行良好的教学互动,利用留言、点赞等功能,及时收到关注者的反馈,并根据反馈,向受众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第三,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每周(或每天)发布信息,对新闻、实事进行报道或评述,围绕热点的科普教学内容更易被公众接受;第四,微信公众号的曝光量、关注度可以得到有效积累,最终形成科室或个人的品牌;第五,随着微信平台逐渐开放接口,经过一定的开发,可以完成多种功能的扩展,如挂号、随访、医患交流等。同时,前期的粉丝积累也能有效转化为用户。(二)医学类专业机构及人士的微信科普教学现状根据“清博大数据”2018年2月份的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排行,微信传播指数WCI(V13.0)排名前100的公众号中[5](样本总数为64万),专科医生个人为运营主体的公众号有3个,医院及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公众号有2个,医学健康类媒体为主体运营的公众号有20多个,其余60多为健康类产品、营销软文为主的营销号。该指数能综合反应出公众号的传播力与影响力[5]。同样是2018年2月份,按“健康类”文章检索,阅读量排前100的文章中,有21篇出自营销号,其中,有3篇注明由“某医疗专业人士审核”;65篇出自医学健康类媒体,其中28篇为医疗专业人士(27篇)及机构(1篇)的投稿或约稿,37篇由媒体平台自己撰稿编稿;另外,有7篇来自于医生的个人公众平台;出自医疗机构及科室的文章为0篇。剩余7篇因被平台删除,无法获取作者信息。“公众号排行”是对发布文章的频率、影响力等做的综合考量;“健康类文章排行”体现的是单篇文章的影响力。对比“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排行”及“健康类文章”排行可以发现,由于数量众多、及文章发布数量多,营销号依然为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主力,但文章的阅读量和影响力不及医学健康类媒体,也就是文章多,而质量较低;约40%的文章出自医疗机构及专业人士。尽管医疗机构及专业人士撰写的文章基本能达到半壁江山,相对于专业媒体,医疗专业人士的自媒体及机构自媒体在数量及平均质量上都还处于弱势地位。(三)血管外科科室及血管外科医师的微信科普现状对2018年3月的微信文章进行检索,输入5个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经过对于无关主题文章的筛选,得到355篇文章。其中,运营主体为医院的公众微信号发布的文章数为114篇,平均每篇阅读数为867.46次。医疗专业人士个人(此间全部为医生)为运营主体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9篇,平均每篇阅读数为267.46次。医学及大众媒体为运营主体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79篇,平均每篇阅读数为1659.51次。营销类公众号发文50篇,平均每篇阅读数为1664次。专科科室公众号发文23篇,平均每篇阅读数为416.14次。血管外科五类疾病的微信科普中还有另一股力量,即医药器械企业。企业的公众微信平台也相应地成为了学术推广及科普的阵地。医药器械企业为主体的公众号发文27篇,平均每篇阅读数为601.04次。政府机构及医学类协会为主体的公众号发文53篇,平均每篇阅读数为1302.7次(如图1)。与“健康类”的泛主题科普相比,专科医学的科普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医院、媒体及机构(政府机构与医学协会)成为科普教学的主力军。文章的传播力方面,媒体、营销号阅读量较高,可能与其运营能力强、受众群较为庞大相关。由于专科科普比起健康类泛主题的科普需要更多的专业背景支持,医院、专业个人、医院科室、药械企业具备天然的优势,因此文章数及阅读量在当中也占了较大的比例。然而,我们所关注的个人及医院科室,在文章数量和阅读量上依然后劲不足。根据清博大数据库中搜索“血管外科”,上榜的有70多家医院的血管外科科室开通了公众微信号,并具有一定的活跃度。图1本节收集的数据具有一定限制。首先,“清博数据库”根据传播指数及人工提交收录公众微信号,不是全网完全收录,不能完整地反应所有公众号的运营情况;第二,本文分析的数据为近期一个月的数据,不能完整地反应所有阶段公众号文章的发布及阅读情况;第三,可能存在诱导转发、水军等情况,平均阅读量不能精确反应文章的影响力。二、血管外科科室微信科普教学策略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在做科普的同时,吸引更多患者、提升科室品牌?科室运营公众号,定期向大众推送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专科知识,除了健康科普之外,还可以向公众定期推送门诊信息、特色服务、专科介绍、医生介绍、意见反馈等[5],进一步获取关注度,深度绑定用户。同时,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开放接口,科室可以探索医疗服务的新领域,进行患者管理、随访管理、线上问诊等。微信公众号需要有专人或团队运营,负责微信公共好日常内容编辑、活动策划等。目前,大多数科室不具备持续的运营能力,科室缺乏运营团队的人才储备,激励机制不足,文章更新不频繁,多数公众号呈现搁置状态。根据上一节的数据分析,医院的微信公众平台具备更强的传播力和活跃度,且设有有专门的科室管理。专科科室可以在医院的微信公众平台中设立栏目,定期向其供稿,从提升文章质量入手,借助医院的影响力及平台,垂直服务本地人群,让大众了解科室技术、业务的开展、方便患者及时有效就诊,打造科室的区位影响力。三、血管外科医生微信科普教学策略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郭树彬在一次发言中说:“中青年专家是医学界的生力军,对科研动向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互联网科技有足够的运用能力,这些特点正是保证医学包括医学科普维持其科学性、严谨性、时效性所必不可少的”[7]。随着微信逐渐成为主流的科普阵地,一批由医生个人运营的科普公众号也脱颖而出,如“急诊夜鹰”、“协和谭先杰”“烧伤超人阿宝”、“淼哥故事会”、“大医精诚”、“猫大夫医学科普”等。这些公众号具备医生职业自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迅速在朋友圈传开。目前,这些公众号背后都有了较为成熟的运营团队及模式。对于大部分医生而言,需平衡医疗、科研和教学,个人精力有限,且现有体制欠缺医生科普教学激励,凭个人很难具备持续运营的精力和能力,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意义不大。对于想要在大众科普中建立口碑的医生来说,向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及微信公众号投稿,由媒体及公众号编辑团队加工、润色是比较好的方式。在类似“丁香园”、“小大夫漫画”这样已经成熟、并有较大关注量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投稿,由平台专业团队进行润色编辑,借助此类平台的传播力,从而提升个人影响力及品牌。参考文献:[1]微信2017数据报告:日平均发送30条信息[EB/OL].2017-11-09[2018-02-02].http:///roll/2017-[2]武晓立.浅析微信时代的健康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1):279.[3]赵冬旭,张聪聪,马盼盼.微信公众号应用于医院业务宣传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7,14(03):443-446.[4]李周文婷,吴俭峰,袁耀飞.关于科普微信公众号传播的现状探析[J].广东科技,2017,26(12):58-60.[5]微信传播指数WCI(V13.0)http:///site/usage-1[6]张悦,尹媛,刘思思.微信公众平台对耳鼻喉科科普宣传运用的实践与思考[J].智慧健康,2018(02):13-14.[7]郭树彬:做科普是医生的使命[N/OL].健康报,2016-08-08.(http:///a/_

文章来源:《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xgyqnxgwkzz.cn/qikandaodu/2020/1209/478.html

上一篇:不同回收组套回收超长期时间窗OptEase下腔静脉
下一篇:微信平台辅助PBL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临床见习中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投稿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版面费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论文发表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