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
主管: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ISSN:2096-0646
CN:10-1346/R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877
期刊分类:临床医学
期刊热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腔内治疗,血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血管,外科杂志,下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主动脉夹层,并发症,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第三代双源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等渗对比剂在头

来源: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8 04: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CT 扫描仪的成像速度越来越快,时间分辨率随之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头颈及冠状动脉血管CT 一站式检查以其快捷、无创的优点,已逐渐应用于

随着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CT 扫描仪的成像速度越来越快,时间分辨率随之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头颈及冠状动脉血管CT 一站式检查以其快捷、无创的优点,已逐渐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筛查[1-2]。大范围的CTA 扫描常常会导致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增加和对比剂肾病风险增高[3-4]。因此,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如何减少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一直备受广大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采用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应用于身体各部分血管,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5-7],但是在颅脑、颈部及心脏大范围成像方面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80 kV联合320 mgI/100 mL 低浓度等渗对比剂应用于头颈心血管一站式检查,探讨“双低”扫描模式在保障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心脑血管联合检查的辐射风险和对比剂肾损害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2-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行头颈及冠状动脉血管CT 检查的病例资料60 例,体质量指数(BMI)在18.5 ~23.9 kg/m2的患者。患者入组标准:(1)临床高度疑诊动脉粥样硬化;(2)需同时进行头颈及心脏血管CTA检查。(3)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碘对比剂过敏史。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表1)。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1.2.1 分组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入两组,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52 ~80 岁,BMI 为19.8 ~23.8 kg/m2,胸围84 ~99 cm,平均心率(81.6± 8.01)次/min;对照组:男19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53 ~78 岁,BMI 为20.9 ~23.7 kg/m2,胸围86 ~104 cm,平均心率(69.)次/min。

1.2.2 检查前准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做吞咽动作,取仰卧位,双手上举,束带将头部固定,扫描前3 ~5 min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

表1 两组方案一般资料的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rograms±s资料男/女年龄(岁)BMI(kg/m2)胸围(cm)平均心律(次/min)对照组17/13 62. 22. 92. 81.观察组19/11 65. 22. 89. 69. t 值 0.734 0.680 1.591 P 值0.197 0.675 0.484 0.516 0.150

1.2.3 仪器与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Force CT(SOMATOM Force,Siemens Healthcare,Forchheim,Germany)扫描仪,Turbo Flash 大螺距模式行头颈血管、冠状动脉一站式扫描。观察组:管电压80 kV,采用碘克沙醇(320 mgI/mL),对比剂总量按体质量0.7 mL/kg计算,流率5 mL/s。对照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采用碘帕醇(370 mgI/mL),对比剂总量的计算方式以及流率同观察组。其余参数相同:参考管电流(Reference tube current)300 mAs,CARE Dose 打开,螺距3.2,探测器准直为2×192×0.6 mm,球管旋转时间为0.25 s。对比剂采用Medrad Vistron CT 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右侧肘静脉团注。ROI 设于气管分叉水平升主动脉,监测阈值设为100 HU,触发后延迟4 s 开始扫描,方向从足侧到头侧,范围由膈下20 mm 至颅顶。图像采集时相的选择:心率≤70 次/min 时,选择65 %R-R 间期;心率>70 次/min 时,选择30%R-R 间期。

1.3 图像分析处理采用高级模拟迭代算法(ADMIRE)进行图像重建,迭代级别3 级,卷积核Bv40。冠状动脉范围:层厚为0.75 mm,间隔0.5 mm;头、颈范围血管:重建层厚为1.0 mm,间隔0.7 mm。将薄层图像传至西门子(VB20 版)后处理工作站,分别指定CoronaryAnalysis + CalScoring 模块和NeuroDSA 模块进行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organiza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组(cur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等后处理技术对各部分血管进行评估。

1.4 评价方法

1.4.1 图像客观评价评估冠状动脉、颈部、颅内各部分血管的显影效果,指标包括主动脉起始部(aorta,AO)、颈总动脉分叉处(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 段血管腔内的CT 值以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测量所取血管ROI 大小约为血管横截面积的1/2,并且避开钙化斑块和伪影层面,计算冠状动脉、颈部及颅内血管的图像信噪比SNR,计算公式如下:SNR=CT 血管/SD 血管;另测量纵隔内脂肪、胸锁乳突肌、眶内球后脂肪的CT值及SD 值,ROI 约为50 mm2,计算代表各部分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计算公式如下:冠状动脉CNR=(CT 主动脉根部-CT 纵隔内脂肪)/SD 纵隔内脂肪;颈部血管CNR=(CT 颈总动脉分叉处-CT 胸锁乳突肌)/SD 胸锁乳突肌,颅内血管CNR=(CT 大脑中动脉-CT 眶内球后脂肪)/SD眶内球后脂肪。

文章来源:《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xgyqnxgwkzz.cn/qikandaodu/2021/0308/579.html

上一篇:夏季也要防范冠心病发作
下一篇:静脉曲张患者运动要少负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投稿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版面费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论文发表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